在前面的文章中,我分享了整個 Side Project 產品吃吃記帳從構想到實現的完整過程。
接下來,我想分享在製作這個產品過程中所使用的工具、上過的課程,以及我對這些工具和課程的看法。這些工具不僅協助我解決技術問題,也幫助我強化對於專案與產品管理的知識和應用,希望對其他有類似目標的人有所幫助。
我將根據工具的性質進行簡單的分類來介紹。
Whimsical:製作流程圖、使用者旅程地圖與產品流程說明
在這次製作的過程中,我發現自己真的很喜歡這個工具!先前我曾寫過一篇文章,分享它的優缺點。在這裡,我仍想再次強調,它的直覺性設計和良好的視覺效果對於新手非常友善。下次,我會考慮將使用者故事也搬到這裡,並嘗試它的其他功能,如製作文件和簡報等。
Miro:製作使用者故事
Miro 這個工具和 Whimsical 很像,目前我們的工作團隊也用它來協作,例如進行頭腦風暴討論等。不過,經過這次的頻繁使用,我覺得它的操作仍然有些複雜,且對於中文排版不太方便。由於功能較多,有時候我會在各種功能中迷失。或許這也是我的偏見?我有注意到它在持續改版中,未來可能會越變越好。
Jira:開發進度管理與任務追蹤
這次我重新學習了 Jira 的功能,將產品的需求與開發細節上傳,模擬團隊的使用。我很喜歡它清晰的架構和多樣的版面設計。不過,作為一個人使用時,雖然我努力模擬,但因為缺乏交流對象,到後期便比較少更新。
我也想學習其他進度管理工具,比如 Trello、Asana,對於這些不同的管理工具我都很感興趣。
Notion:製作產品說明頁面
我一直覺得 Notion 是一個千變萬化的工具,這一次在製作產品說明頁面時的體驗也很好。雖然可客製化的部分不多,但在快速建立、方便分享及輕鬆編輯方面,它依然非常有用。
未來,我也想要練習如何自己架設一個網站,並持續關注 Notion 的新功能。
LogoPony:設計產品 Logo
其實,我同時試用了其他四款 AI Logo 產生工具,也有嘗試使用 GPTs 的 Logo 產生器。不過,結論是我最喜歡這款工具。它透過簡單的問題,了解使用者可能偏好的風格和元素,隨後提供多種設計選項,而每一個選項都可以進一步客製化,整個流程非常順暢,值得推薦。
不過,我認為如果想依靠它製作的機器人來營利,會面臨很大的挑戰。主要問題在於規模化——當使用者人數增加時,相關費用會變得很可觀。不過,近期我聽說它提供了新的收費選項,或許未來會有所調整。
另一個挑戰是穩定性,因為服務依賴於 LLM 的運作,有時流程跟回答的品質可能無法預測。此外,雖然搭建 Bot 的過程非常迅速,但是對於平台的依賴也造成客製化設定的困難,和很難完全避免使用者的惡意操作或濫用。
我認為 Coze 最適合用來製作個人或小型團隊使用的機器人,特別是在不需要高穩定性和大流量需求的情況下。
還有其他內容,請見下一篇。